稷下春节征文选载(4)舌尖上的年味
日期:2016-03-01 09:46:51    发布    浏览次数:2599

 

 

        年关将至,年的话题再次成为工作生活之余,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重点内容。在感叹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同时,很多人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,过年没有意思了。每当谈及此时,总会想起小时候老家过年的情景。总会忆起母亲巧手烹制的种种过年的美味。在外工作的人们将美味和思念带到他乡。家乡的年味有种特殊的魔力,将远离故土天各一方的家人,穿越时空聚在一起。

   小时候,每当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,母亲便开始精心烹制过年吃的美食了。最先制作的是各种面食。白菜猪肉陷的大包子,甜到心底的糖夹子,又粘又甜的粘窝窝。当然更少不了圆圆的大白面馍馍。制作面食所用的面粉,都是自家地里产的麦子在石磨上磨出来的,不添加任何的增白剂等化学成分。保持了麦子原有的清香。面食制作大约用三天左右的时间。不时有来串门的婶子大娘,用浓重的家乡话问一句“嫂子,蒸满了吗?”(过了小年,家乡人讲究要说年话了。“完了”是不能说的,要用“满了”代替)甭管满没满,母亲都要高兴地回一句:“满了,满了”。每当一锅面食出锅的时候,总是会被母亲赶出火屋。为的是怕烫伤我。而我则喜欢站在火屋门口看母亲掀锅时的美景。不知吸引我的是锅中的美食,还是烟雾缭绕中母亲的身影。

蒸完了馒头等面食,接下来便是制作各种油炸食品了,故乡人称作炸菜。炸菜主要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丸子,一类是炸鱼。而丸子又分为绿豆丸子、肉丸子等好几种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母亲自己“发明”制作的馍馍丸子。将馒头去皮后,搓成粉末状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香菜末、葱末。加入盐、花椒面等佐料。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面粉和水,充分混合后,就可下油锅炸制了。母亲炸的丸子不仅口味好,而且特别好看。可谓色香味俱全。直到现在,全家人还经常吃到母亲炸的馍馍丸子。我曾和母亲开玩笑的说:“娘三十年前发明的美食,到现在还没有卖的。应该申请个专利。如果到生活区门口去卖,肯定生意兴隆。”说到炸菜,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炸鱼了。鱼在百姓心中向来是吉祥的象征。盼望年年有余(鱼)。那时候的生活远没有现在的富足,鱼的种类不像现在这样繁多。所谓的炸鱼,其实就是咸鱼,还要剪成指甲盖大小的小块,外面裹一层厚厚的面团,炸熟后有乒乓球大小。过年来亲戚的时候,上一盘炸鱼(装盘的时候还要将炸鱼一切为二)便是上好的美味佳肴了。说起这道美食,我们村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笑话。某人家里办喜事,街坊席上最好的一道菜就是一盘炸鱼,所有人都不好意思下筷。忽然来了一阵风,将煤油灯吹灭了,等人们找来火柴点着灯,一盘炸鱼全部吃光了。

年前最后制作的美食,也是我和弟弟最最期盼的便是煮肉了。那个年代,平常的日子是很难吃到肉的。只有过年煮肉的时候,才会放开肚子大吃一顿。猪肉被母亲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块,混合着各种调料,放到铁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。柴火要用木柴(最好是果木)。这样煮出来的肉吸收了木柴的果木香,与肉自身的香味混合在一起,单单那香味就令人垂涎三尺。刚出锅的肉,母亲总会切上满满的一大海碗,拍点蒜末,放点香油,让全家人美美的吃上一顿。

由于工作的原因,已很多年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家过过年。但故乡那浓浓的香味,浓浓的年味,就像一条条长长的丝线,将我的身,将我的心紧紧地与故乡连在一起。无论我身在何方,永远也逃不出故乡的怀抱。

 

 作者:王海波      


 

作者近照

临淄区稷下文化园
稷下文化园微信公众平台
Copyright © 2015 稷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服务热线:杨宝玲13506437214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化路2838号
技术支持:讯丰(原淄博智顺)网络